成本核算: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成本核算的实施背景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医院运行成本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瓶颈,谁能降低运行成本,就能使医院保持自我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态势。但是,纵观我国的各级医院,目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确实严峻。
  1、财政投入减少、补偿政策扭曲。
  我国卫生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8()年代到9()年代中期),经济转轨时期(9()年代中期到目前)和市场经济时期(到2010年初步建立)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渐减少,财政补贴占医疗机构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仅为6.9%,不足人员工资的30%。
  2、医疗费用急剧上涨。
  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国家、社会和个人医疗费负担能力有限,医疗需求受到抑制,社会经济的实际支付能力制约医院的收入。
  3、政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对医疗费用加大控制力度,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卫生三项改革的目标是抑制过快医疗费用上涨,医院正面临着改革的经济压力。
  4、医院成本和收益矛盾
  医院在工资、管理费用、各种医用价格上涨的同时,大多数技术服务收费价格较低,不能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成本和收益发生矛盾,医院投入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形势的发展决定医院经济管理必须以成本控制为主,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医院要在市场中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运作的基本法则一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在优质优价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通过不断降低成本创造成本优势而获取竞争优势。

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

  1、规范医院收入及成本核算框架。
  医院收入,是指医院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医院支出,是指医院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
  医院药品按零售价进行核算,自制药品同采购药品一样管理,纳入成本核算。
  医院财务制度阐述的财务管理原则、任务和要求,对于搞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确定成本核算单元。凡经济上或专业上相对独立的科室与班组,不受行政划分的限制,均可成为独立的成本核算单元。以核算单元进行成本核算,有病床的门诊科室和病区一起核算,无病床的门诊科室单独核算。
  3、对收入的核算。根据成本核算的需要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医院科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的科室,称为直接科室,如门诊及病区各临床科室、放射、化验等医技科室和挂号收费、注射、药房等科室;另一类是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的科室,称为间接科室,如行政部门、供应室及后勤保障部门等。
  对于直接科室的收入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科室的直接性劳务收入,应直接计入直接科室的收入,称为直接收入。如:治疗费、病区没备完成的收入等。另一部分是直接科室之间共同劳动服务的收入,如放射、超声、化验等,则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分成汁入各直接科室,称为间接收入。对于间接科室的收入来源按照医院内部服务价格进行结算。
  4、对成本费用的核算,成本费用分为两部分,即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归集到核算单元,间接成本按不同的分摊原则分摊归集到核算单元,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构成核算单元的总成本。
  5、确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成比例、间接成本分摊原则和医院内部服务价格体系。
  6、成本管理全过程实现汁算机网络自动化,提高成本核算工作准确性与及时性。

成本核算的实施过程


  l、成立医院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加强成本核算的宣传、组织和实施,成员由院长、信息科、改革办、财务、人事、设备、总务、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建立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成本核算中心,各核算单位有兼职的成本管理员,成本核算工作受财务科的核算中心指导。
  2、清产核资,对全院各部门资产进行认真清理盘点,对耐用物资和固定资产盘点进账,对长期无法使用的低耗材料进行退库处理,由医院仓库调剂或退货处理,各部门资产做到计算机建账,专人负责,账物相符。
  3、理顺收费项目,规范医院收费行为。对医院收费项目对照物价政策认真分析,尤其是治疗项目明确内涵,以医嘱为源头,将医疗行为项目与收费项目、卫生材料联动,在医疗处理的过程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相关项目的收费,取消处置费、治疗费、材料费等不明收费项目,做到每条收费明细清楚,实现医疗收费的全院有绪管理,为成本管理的自动采集打下了基础,也杜绝了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物料错收和漏收现象。
  4、将医院物料分为两类管理:一类如药品、卫生材料等以病人为单位使用的物料,一律由医嘱产生,计算机自动收费,各部门按汁算机汇总数量领用。做到物料请求、收费和消耗去向环环相扣;另一类属于部门公用的物料则采用定额管理,领用计入成本的管理办法,规范管理过程和领用方法,全院物料的领用和库存管理依靠计算机网络管理。
  5、测算并制定医院内部服务项目价格,参照市场定价法,将医院水电 气瓦等后勤服务项目测算出工时成本,按照不同地区的人力成本费用计算出各服务项目的价格,将供应室各个品种测算出实际成本后定价,实行医院内部有偿服务。
  6、研究制定医院医疗收入分成比例及成本分摊转移办法,将共同完成的收入按分成原则计算各部门净收入,将间接成本按分摊原则分摊转移计入各相关科室成本,做到收入归属清晰,成本责任明确。
  7、固定资产和房屋折旧由计算机自动计入部门成本
  8、将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工作有机结合,依据会计科目和成本分类项目,实现会计一事一单一次录入,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两大任务,使医院会计软件从简单的预结算管理,走向有组织的集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为一体的经济管理系统。
  9、应用成本管理计算机软件,实现成本管理全过程计算网络自动化处理是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将成本分摊、收入分成、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过程控制等按照成本管理方案和要求交给计算机完成,可以为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
  l0、编制了成本管理手册和成本管理实施办法,加强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医院可控成本的持续降低。

成本核算的效果

  l、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益提高。成本管理实现计算机网络自动化管理,医院管理者可以动态实时了解到医院各环节的效率和效益,切实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观念、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管理思想贯穿在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中,使医院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各科由过去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经营,用经营和成本控制理念规范做事原则,医疗服务质量会不断提升,病人满意度将明显提高。例如:2003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某院实施成本核算后门急诊人次增加5.9%,出院人次增加9.3%,医院总收入增加24%,其中住院收入增加36.2%,病人综合满意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达到92%。
  2、全院劳动效率提高。医院实行了内部有偿服务,医院各科室之间提供服务和物品按医院内部服务价格结算,使用的科室支付成本,提供的科室得到收入,提高了全院各科的劳动效率,有效控制了医院的无效成本。
  3、医院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物料和卫生材料消耗为例,诸多医院各科室物料领用、病人使用、收费记帐和科室剩余管理相互脱节,造成物料消耗管理漏洞,医院如果采取所有物料根据医嘱和收费情况进行以耗定量发放、当月成本全额计入的管理方法,物料和卫生材料消耗将得到持续有效地控制。例如:某院2003年实施成本核算后上半年工作量和收入均有所增加,后勤物料消耗却降低了25%、减少25万元支出,器械物料消耗降低了56%、减少94万元支出,单项卫材消耗以一次性输液器为例,降低了8%,减少6375付。
  4、药品费比例得到持续有效降低。药品是医院特殊的成本消耗,是医院可控成本的难点,也是减轻病人医药负担的重点。例如: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将药品成本核算和药品费控制结合在一起进行,在医疗过程中计算机提供本科每一个在院病人的用药情况及药品费比例,医生可以随时了解和调整医疗用药,医疗终末采用全院药品综合差价率核算、分配药品定额到医疗组、超定额药品不核算差价收入和低于药品费定额给予奖励、超药品费重扣的综合措施。
  总之,医院实施成本控制管理,将有效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成本降低,病人满意度上升,增强了职工凝聚力,使医院逐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内涵发展,同时医院和社会将进入互动的良性循环。

 
 
版权所有:普慧优信科技有限公司